台笔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台笔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晶龙集团科学决策光伏寒冬一身轻松-【新闻】

发布时间:2021-05-28 17:34:20 阅读: 来源:台笔厂家

晶龙集团:科学决策 光伏寒冬一身轻松

【太阳能产业网】“能够科学决策,对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盲目决策,是企业发展的大敌。”历经光伏市场寒冬,晶龙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靳保芳感触又加深了一层。

“知道我们的成本为什么能比别人低吗?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我们的负债率低,现在仅处在35%左右。”靳保芳说,晶龙的发展靠的是自有资金滚动发展,没有投资性项目贷款,在光伏寒冬中可谓一身轻松。

事实的确如此,市场好转,晶龙率先突围,这与整个集团的两次科学决策密切相关。

一是没有盲目跟风上多晶硅项目。

晶龙前10年,靠“风险经营,快速发展”的思路,抓住机遇,抢先占领了制高点。2007年,正当全国光伏热火朝天火箭式发展时,晶龙却提出了“科学决策,稳健发展”的战略。2008年,多晶硅市场价格达到顶峰的时候,国内众多光伏企业大规模上多晶硅项目,晶龙集团没有盲目跟风,而是“以退为进”将更多资金投入到科研之中。

“但是现在再来看的话,我们当时的‘以退为进’策略成为晶龙在光伏危机中保存实力、屹立不倒的关键所在。”晶龙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靳保芳说。

2004年,太阳能市场迅速膨胀导致多晶硅市场开始出现供不应求,多晶硅价格从2004年的30—40美元/公斤开始快速上涨,到2008年现货价格出现了历史新高,达到500美元/公斤。因为其成本估值在20—30美元/公斤,多晶硅被看作供应链中最赚钱的部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拥硅者为王”成为国内众多光伏企业发展的重要信条,诸多光伏企业将生产多晶硅视为企业发展的命脉之一,一哄而上。

然而,好景不长,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多晶硅的价格便急速从500美元/公斤暴跌至接近成本价。这让下游厂商措手不及。曾有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多晶硅暴利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进入2012年,多晶硅价格更是直线下降,最便宜的时候曾达到过12美元/公斤。”据晶龙集团常务副总经理贾二英介绍,中国的多晶硅产能严重过剩。同时,与国外光伏企业相比,国内大多数企业生产多晶硅的成本又过高。在这种情况下,国内85%的生产多晶硅为主的光伏企业要么大规模停产,要么就是破产。

那么,晶龙集团又是如何做到“以退为进”,避免盲目跟风的呢?

“当初能够在国内众多光伏企业上马多晶硅的热潮中保持冷静确属不易,毕竟当时多晶硅被认为是最赚钱的项目。”晶龙集团副董事长任丙彦介绍,针对是否上多晶硅项目,晶龙集团曾连续开过好几次研讨会,在激烈争论之后形成共识。“晶龙集团与世界最大的多晶硅供应商美国海姆洛克公司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生产所需的多晶硅完全可以通过这一渠道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因此,晶龙首先是没有必要着急上多晶硅。其次,相对于国外在多晶硅生产方面的成熟技术,当时国内还没有掌握多晶硅生产的核心技术,生产出来的多晶硅缺乏市场竞争力。当时上多晶硅生产项目的企业实在是太多了,我们迅速作出冷静判断,国内多晶硅的产能将会很快出现严重过剩。”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晶龙集团没有盲目跟风投资上多晶硅项目,把投资更多地应用到科技创新上。据了解,国内很多光伏企业通过大量的银行贷款盲目扩张产能,其直接后果就是资金链时刻面临着断裂的风险。

二是压缩产量,舍弃世界最大。

2010年,市场形势如火如荼,晶龙太阳能电池成为世界老大。然而,到了2011年下半年市场出现了严重危机,光伏产业进入寒冬,产品出得越多,意味着亏损就越大。而此时,又一个重大决策摆在了晶龙人的面前:是否保持世界第一。经过慎重思考,周密研究,以靳保芳为首的晶龙集团领导班子得出结论,压缩太阳能电池产量,尽力减少亏损,舍去首位虚名,保持一定市场份额,待市场好转后再放出产能。

事实又一次证明了决策的稳健性,在随后紧接而来的日益深重的光伏市场寒冬中,晶龙、晶澳避免了严重亏损,这次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为晶龙攥紧拳头、积聚力量、成功突围打下了基础。

靳保芳说:“思路决胜。晶龙坚持的是科学决策,我们坚决杜绝盲目跟风。”

白山订制西装

镇江工服定制

长袖